為進一步推動史學拔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程,加快學院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速度,學院在強調理論和實踐、知識與技能的融通,有效拓展學生能力訓練的基礎上,自2020年啟動搭建高質量創新實踐平台工作,并派部分專業教師和工作人員于2020年12月深入趙縣柏林禅寺、趙州橋、正定隆興寺、井陉于家石頭村等地調研拔尖人才教學實習實踐基地。并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迅速确定了将“于家石頭村調研項目”做成一個創新性的教學實踐案例。經導師組充分醞釀,設計了該項目的八大調研選題,并召開項目啟動大會,于2020年底高效率地完成了項目解讀發布、召集調研隊隊員、指定閱讀書目、布置走訪調查任務等各項工作,并最終将該項目确立為“曆史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項目暨毓秀史學撥尖人才培養建設項目”之一。
4月22日晚,經多方籌劃,“曆史學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項目暨毓秀史學撥尖人才培養建設項目——2020-2021學年鄉土曆史文化調研成果交流會”在綜合樓智慧教室308室順利召開。交流會由教學秘書張豔梅老師主持,衣長春、張殿清、顧乃武 、呂志茹等9位導師和調研隊預備隊員34人參加了此次交流會。各位導師針對學生寒假期間的鄉土文化調查報告進行了深入的指導和交流,在肯定學生的專業精神的同時,也指出了調查報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進一步的修改方向,并通過此次交流完成了對調研隊成員最後人選的考察,為下一步石頭村調研項目奠定穩定基礎。

(導師組組長張殿清教授進行調研成果點評)
會上,導師組組長張殿清教授對隊員們的調研成果進行了點評。他指出,對于同學們寒假走訪調研的成果,各位導師進行了精心研讀,并于3月20日召開了《于家石頭村調研項目推進會——“重回故鄉”調查報告解析》,對調查報告進行了詳細的彙集、分類,找出同學們報告中的優缺點。通過精心研讀,感觸頗深:首先是感動。在這個不尋常的寒假,在這個時候調研,體現了同學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區域涉及廣泛,值得肯定;第二點感謝。同學們的調研報告展示了河北省的魅力,古建築、早期的革命家、家族企業史……,引起了老師們的共鳴,感受到了河北曆史文化的豐富内涵。希望通過本次面對面的交流,能進一步提高報告的水平,“深度”耕耘,早起步才能早收獲。“深度”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史料使用的深度需要提高。要脫離大衆化;二是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同學們對曆史形象的建構是一種解釋和分析,沒有自己的觀點,沒有形成有價值的結論;三是文字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導師劉潔為自己的學生帶來專業書籍,現場發放)
衣長春副院長充分肯定了導師們的奉獻精神,對同學們更是提出了三點要求:感恩導師們的傾情奉獻;珍惜這難得的與導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更要努力踏實地做好接下來的調研工作。

(鄉土曆史文化調研成果交流會現場,衣長春副院長做總結發言)